环球新资讯:吉利、丰田重新定义混动市场?难道这是要“回手掏”?
撰文|王紫运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图片来源|网络
随着全球化石能源储量的逐渐减少及全球环境恶化加剧,各国汽车行业面临着迅速从传统燃油车辆向新能源车辆转型的必然趋势。
在政府对于排放标准与燃油消耗量的严格限制下,各大车企纷纷制定新能源战略布局,当然吉利和丰田也不例外。
然而,从最近的举动来看,吉利收购了沃尔沃和雷诺的内燃机零部件,而丰田皇冠品牌的首款车型SportCross上市,但它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进入新能源领域。
那么,为什么他们会在电动汽车时代玩“回手掏”呢?这显然是一个很好的话题。
燃油车在国内的保鲜期还有多久
在民间,有一句陈词滥调说:“燃油车在中国还能生存多久?
其实答案很清晰的摆在消费者的眼前,我们从《节能与新能源技术路线图2.0》中总结,这绝对是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的有力指南。
计划从2025年开始,中国市场每售出10辆汽车,就有两辆是新能源,四辆是混合动力,四辆为常规燃料。
2030年,中国市场每售出10辆汽车,就有4辆是新能源,4.5辆是混合动力,1.5辆是常规燃料。
到2035年,中国每售出10辆汽车,至少有5辆是纯电动汽车,其余为混合动力汽车。
在这样的市场规模下,混合动力市场目前的表现显然远远不够好。即使将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推向混合动力市场,其结果实际上也没有实质性变化。
目前,在中国汽车市场上,有汽车公司采用油电混合技术,但丰田、本田、吉利、长城、现代、东风风神以及除丰田和本田之外的其他汽车公司仍处于初步开发阶段。
PHEV插混模式能否成为市场主流
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目前已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颠覆者,并且由于其自身的研发意图是一种从燃油到纯电动的过渡技术,其技术竞争力有限,因此在下一阶段的发展中,随时可能会对其进行优化,以满足与燃油汽车相关的要求。
今年,上海宣布了自己在2023年的新政策,PHEV车型不再享受免费牌照的政策,但也发布了相关风向,随着上海的开始,其他一线、准一线城市也将开始梳理自己的发展需求。
同时,新政策落地后,上海还没有出现PHEV购买潮,燃油车用户仍愿意额外支付10万元左右的费用,几乎绝大多数新能源用户直接转向纯电动。
上海的纯电动车型渗透率约为30%,PHEV约为15%,纯燃油车约为55%,即使在双重政策下的号牌+免征购置税,PHEV仍无法对抗燃油车,更多消费者直接进入纯电动二区。
北京的情况基本相同,新能源的整体渗透率约为30%,因为对纯电动汽车的政策支持明显更大,PHEV也没有明显的竞争力。
因此,回到吉利和丰田分别在部分内燃机领域的力量,汽车企业的发展方向发生了变化。
丰田、吉利,两位大佬在打什么牌
事实上,这两位大佬个新动作是在国际象棋游戏的未来发展中。然而,最大的区别是,丰田更多地处于防守状态,而吉利则处于进攻状态,以便快速脱身。
在最近推出的皇冠品牌中,最关键的动力技术有几个特点。它仍然是油电混合动力,使用更大的锂电池,纯电池寿命约为60公里。
除了2.5升油电混合动力,它还带来了2.4T混合动力。新系统的动力水平很强,有5.8秒的100马力和347马力,这是性能优良的汽车性能。
对丰田来说,其混合动力系统以可靠和省油而享誉全球,在中国和久违的欧洲市场,以及日本和美国这两个核心市场,它都表现得更好。
因此,考虑到丰田一贯的做法(在引入新技术时追求利润和成本),它想做什么也很清楚(皇冠品牌的重塑是进一步全球渗透的敲门砖)。对于皇冠来说,该系统的性能很好,它将改变许多人对丰田混合动力车的看法。
丰田由于其全球成功,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来保持原有优势。而吉利想要走出去:
11月8日,吉利控股集团、吉利汽车和雷诺集团在这家电力公司成立了合资公司,各自持有50%的股份。
新公司的业务将是混合动力系统和高效燃油动力系统。大约在同一时间,吉利和沃尔沃在燃油动力方面有了一项新举措,在去年7月将其在吉利合资企业Aurobay所持有的33%股权剥离给吉利控股。
最后
除了技术发展的需要,很明显吉利汽车出海的愿望也很强烈。从其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它在吸收沃尔沃技术的同时,也实现了与世界先进标准接轨的研发能力。
而且,通过与沃尔沃的合作,已经初步成功完成了进军欧洲的目标。和其他企业相比,有预见的提前下手混动技术,这两位大佬的新动作有着不错的前景。【iDailyc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