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汽车 > > 正文

当前关注:评汽车销售补贴:立竿见影与长治久安谁更靠谱

2023-03-08 15:24:00来源:车讯网

这几天,湖北省大力补贴汽车销售,单车最高9万元,原本21.68万元的雪铁龙C6共创版,变成12.68万元。这可是一辆法系1.8T+8AT的中型轿车,到手价居然和比亚迪秦PLUS的中配一个价,而后者仅仅是个紧凑型。于是,人们蜂拥而至,很快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靠价格刺激消费,卓有成效,但也应该看到,这种立竿见影之举,与“长治久安”多少有些矛盾。事实上,补贴是个双面剑。若想建立健康的汽车消费市场,应该从生产、税收、停车和交管等多方面入手,而不是单纯刺激消费。

第一,靠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售价,才是“健康”之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用财政拨款对消费进行补贴,在特点环境下,能产生积极作用,但绝不是长久之计。首先,财政拨款所消耗的资金,来源于税收;其次,地方补贴额度太高,难免会形成地方保护效应。

欧美日等国畅销车型的价格,大致相当于3-9个月的当地人均收入,与之相比,咱们的汽车售价偏高。即使不按全国人均年收入,只看冠军上海,也不过7.96万元。可见,适度降低汽车售价,尤其是经济型汽车的售价,对扩大消费是有利的。

对于汽车厂家来说,降低汽车售价最为有效的手段,是提高效率。这种事儿在美国汽车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次。近期是特斯拉,往远说是福特T型,后者上市时卖850美元,通过提高效率,售价逐年下降,甚至曾下探至290-260美元。

亨利·福特的观点是:浪费,意味着消费者要多花钱,为工厂的低效率买单。于是,他采用各种方式提高效率。比如,安装活塞杆原本需3分钟,但有一半时间是取件,福特先生便把工人分成2组,一组取件,一组安装。结果,7个人一天能安装2600只,在此之前是28人安装175只。

效率提升,利润随之提升。紧接着,福特先生在1914年把工人的基本日薪提至5美元。同年福特旅行车售价490美元。也就是说,当咱们处于民国初年时,福特工人只需98个工作日的收入,就能买辆车。而在福特之前,美国汽车动辄上千美元,普通人日薪仅为2美元。

福特先生不是搞慈善,他的逻辑很简单——让工人的钱包鼓起来,有能力消费汽车,汽车制造商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第二,靠降低税收鼓励消费,才是“健康”之举。

无论汽车还是燃油,价格里都包含的税。比如,您买一辆27万元的汽车,车价其实是23万,加上17%的税,才是27万。这还没完,买车后首先要做的,是再缴一笔购置税。去年为刺激消费,曾一度取消,但买车时那笔17%的税,是逃不掉的。至于汽车在出厂前,汽车制造商的缴税,听说也有好几种。此外,每次加油所缴的税,貌似也不便宜,甚至有传言说是46%,比如消费税、增值税、城市维护、教育费附加,等等,事实究竟如何,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税收的作用之一是杠杆,既然不希望汽车工业下滑,盼望人们多买车,就该降税,通过下调税率,降低汽车价格和燃油价格,从而起到刺激消费的作用。

第三,靠良好停车环境提高买车愿望,才是“健康”之举。

买车后要面临停车问题,如果停车管理发展滞后的话,就会起到拖后腿的效果。也就是说,单纯鼓励大家买车,不做通盘考虑和全面发展,显然是短视行为。事实上,许多城市停车难的问题,已经日趋显露。在这个问题上,需要管理者有些作为:第一,新建建筑必须有足够大的地下车库,且必须向公众开放;第二,推广占道停车限时;第三,普及立体停车场。

比较新的建筑,大都建有地下车库,但有些仅供内部使用,从而导致停车难。北京有座三甲医院便是如此。自从地下车库停止开放,每次就诊,我们夫妇俩便都出动,一个陪老人看病,另一个开车围医院转圈。

占道停车限时是我在国外看到的,我认为这个设定很合理,也挺人性化——去便利店买点儿东西、吃顿快餐,路边停车特方便。不过,我国路边停车没有时间限制,只要免费,附近居民或上班者,就会把它当成长期停车场。

至于立体停车场,对于人口稠密且无地下车库的地区来说,是最佳解决方案。有关部门应该制定相应标准,将其模块化,就像乐高玩具那样,根据地块形状与面积,任意组合,可大可小,再配套较为优惠的管理与税收,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并辅以交管部门的管理配合。只要做到这些,立体停车场将会以惊人速度复制,不仅有效解决市区停车难,同时能够遏制随意占道停车,有利于良好秩序的建立。

当然,消费者也需要改变一下观念——买车之后付停车费是理所当然的,因为私家车很舒服,既然有享受,就得有付出,挺合理。眼下的情景却是,有人只想收获、不愿付出——北京五环路内外有不少新建的住宅楼,一些人把社区周边的道路当成停车场,从而节省每月四五百元的停车费。

第四,靠交通管理建立高效交通系统,才是“健康”之举。

谁都希望买车之后,可以获得便利,而不是举步维艰。实现这一点,需要交管部门有所作为,建立高效的交通系统。目前的情景是,1,过度依赖摄像头;2,车速管理比较严格,其它管理相对薄弱。这两点,都存在很大弊端,应该改变。

我国路上摄像头的数量,恐怕是数一数二的,交通秩序却连泰国都比不上。法国电影《的士速递》的丹尼尔,道出缘由:警察只在固定地点测速。我国的摄像头,同样如此。熟悉的司机,很容易躲避。比如,有一次出差西藏日喀则,接待单位派车送我去贡嘎机场,只见司机狠踩油门,风驰电掣,220多公里的路,2个多小时就开到了。看得我目瞪口呆。因为,我自己曾16次从北京开车到西藏旅游,这段路很熟悉,按限速开,需要4个小时。

也就是说,看似严厉的摄像头,其实只约束了一部分人。

在美国旅游时,发现路上的摄像头很少,但多数驾驶者很规矩。这是因为,警察随时可能出现,有的警察甚至驾驶民用车,混在车流里,见到违法者,就拉响警笛,将其拿下。如此看来,这种手段,比咱们的摄像头,更有效。

建立高效交通系统的另一个法子,是注重路权。所谓路权,最基本的内容是汽车走机动车道、非机动车走非机动车道、行人走人行道。除此之外,还有转弯车让直行车、左侧车让右侧车,等等。在我国最为常见的,是行人走非机动车道、非机动车走机动车道,至于转弯车与直行车抢行,更是极为普遍。凡此种种,使得我国交通秩序不佳,车速普遍偏低,不该有的拥堵时常出现。这些乱象在一定程度上,恐怕也会影响购车积极性。

疫情那3年,不断听到盼望“报复性消费”这句话,有些不理解。对于普通人来说,消费的总能力就那么多,只要不是生活必须,今儿因为某种原因没消费,也就过去了,往回找补的可能性似乎不大。都是普通人,都背着房贷、育儿等沉重压力,犯不着跟钱包过不去,不顾条件地疯狂消费。唯有生活必须,比如柴米油盐之类的,只要解除管制,就得迫不及待地把它们买回来。家庭汽车对于许多人来说算不上必需品,它是在解决温饱之后,生活品质升级的用具。想让更多的人掏钱买车,除了产品本身不断升级,还得在生产、税收、停车和交管等方面入手,建立健康的汽车消费市场,从而获得“长治久安”。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