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车闻录|低配版无人车上路 高精地图成重点
智能驾驶作为当下热门的话题,虽然目前量产售卖的乘用车还达不到主驾驶座位不用坐人的无人车级别,可开启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后在高速、市区或停车场等特定道路场景行驶,做到为驾驶员减少控制车辆的时间还是可以的。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下在2022年,有哪车型可以做到设定好想去的地址后,行驶途中不用手动操控车辆就能到达目的地。
“低配”无人车已量产上路
在没有复杂的交通信号以及具有清晰车道线的高速道路,开启智能导航辅助驾驶(Navigation Guided Pilot,简称NGP)或自动辅助导航驾驶(Navigate on Autopilot,简称NOA)等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后,在高速道路场景下车辆自行从A点到达B点,这样的功能如今已经能够实现了。
(相关资料图)
通俗点说驾驶员只需要确认设定好出发地、目的地的位置,车辆在行驶途中全程由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控制方向盘、油门、刹车等硬件,驾驶员只需要做好监管的责任,在紧急情况手动接管车辆的控制权即可,当下已经有不少量产车辆具备这种功能了,如小鹏P5、荣威RX5、吉利博越L等。
2022年8月5日,荣威RX5共6款车型配置正式上市,其中的NGP智驾版车型搭载有3颗毫米波雷达、1颗800万像素前目摄像头、12颗超声波雷达等传感器硬件,在软硬件和高精地图的相互协作下,能够基于用户设定的导航路线,实现从A点到B点的导航辅助驾驶,可覆盖高速、城市快速道路场景。值得一提的是,荣威RX5是首款配备智能导航辅助驾驶的燃油车型。
2022年10月26日,吉利博越L共6款配置车型正式上市。这款基于CMA架构研发的紧凑型SUV,在5颗毫米波雷达、1颗800万像素前目摄像头等传感器硬件,以及高精地图和吉利自研的高级智驾算法的支持下,能够做到在高速、高架道路场景从A点在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控制下行驶到B点。
对于有着更加复杂路况的市区道路,有些地方可能会出现车道线模糊甚至没有的情况,道路上行人、车辆、骑行者也是来来往往,有些甚至不去遵守交通信号灯乱闯乱窜,这就需要智能驾驶系统不仅要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等交通规则,更要有着复杂的临机应变能力。要不然绿灯起步行驶了,前方道路突然冲出一辆闯红灯的两轮电动自行车,遵守交通规则继续行驶肯定会把这位闯红灯的骑行者撞飞酿成事故,所以把城市道路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做好是极具挑战性的。
在2022年9月份,小鹏P5的城市NGP功能可以让用户在导航上设置目的地并发起导航后,在可用的城市道路上实现A到B点的智能导航辅助驾驶,小鹏P5在传感器硬件方面和上文提到的荣威RX5、吉利博越L相比,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其还配备有激光雷达。不过相同的是,在使用城市NGP的时候,驾驶员也要实时对行车状况进行监控,在需要驾驶员接管车辆的情况下,驾驶员需全权负责车辆的驾驶安全,当系统退出控制或发出接管请求时,驾驶员应及时接管车辆的转向、制动、加速等操作。
2022年9月21日,小鹏旗下的旗舰车型小鹏G9正式上市。作为家族中的旗舰车型,小鹏G9搭载有2颗激光雷达、12颗摄像头、5颗毫米波雷达和12颗超声波等硬件传感器,能够实现从起点停车位到终点停车位的全场景辅助驾驶,包括停车位泊出、城市道路、高速道路、快速路行驶,再到最终目的地泊入车位的全场景打通。
无需人操控的自动泊车
有意思的是小鹏官方宣传的小鹏G9将支持全场景辅助驾驶,可以让车辆从始发地停车位驶出,全程由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控制车辆,一直到驶入到目的地停车位,可能这里就会有朋友发出疑问了,一个自动泊车功能有必要说的这么神乎其神吗?其实这里面所蕴含的信息,可不止多加了一个自动泊车功能这么简单,要知道“最后一公里”不仅存在于快递行业,同样也适用于汽车领域。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自动泊车,以及无人自动泊车两者的区别。当下无论是售价高达几十万元的中高端车型,甚至是一些售价不到十万元的低端车型,自动泊车这项功能出现的频率是非常高的,驾驶员坐在车内只需要按下开启自动泊车功能的选项,车辆便可以自行驶入、驶出停车位。
但要注意的是,普通的自动泊车是需要驾驶员坐在车内开启这项功能,即便是有些车型的驾驶员可以在车外遥控开启自动泊车,但都少不了驾驶员身处停车位附近。2022年8月份,上汽通用五菱正式发布与大疆车载合作打造的“灵犀智驾系统”,就应用到了KiWi EV这款小车上,它就支持驾驶员先下车,再通过车钥匙遥控进行自动泊车。
如果是无人自动泊车,那么驾驶员既不需要坐在车内,也不需要身处停车位附近,可能只需要将车辆停在停车场的入口区域,配备无人自动泊车功能的车辆便会按照设定好的路线驶入停车位,有些车型甚至可以自己搜寻停车位并驶入。
2022年12月份,奔驰和博世联合研发的无人驾驶自动泊车功能,在德国的斯图加特机场投入商业运营。驾驶员驾驶车辆到达停车场后,便可以下车通过手机应用程序将其送至预定地点停车,当需要再次使用车辆时,车辆便会返回至之前驾驶员下车时的地点。不过这项功能目前只能在奔驰S级,或者是奔驰EQS上才能使用,从这两款车型的售价来看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2022年6月份,威马官宣了全新LivingMate3.4版本,并且逐步通过OTA升级推送给旗下的部分车型。在这个新的系统版本中,最大的亮点在于公共停车场无人免学习代客泊车(PAVP)技术和固定车位无人学习记忆泊车功能的升级。
前者可以在公共停车场自行搜寻车位并驶入,并且在需要用车的时候驾驶员只需开启远程智能召唤,车辆就可以自行驶出停车位到驾驶员面前。固定车位无人学习记忆泊车功能的升级,在以往停入固定车位的基础上,如果目标停车位被其他车辆占用,那么系统可以自动识别沿途的车位,并自行驶入将车辆停放好。
在无人自动泊车整个停车过程中,除了车辆要有传感器硬件对周边的环境进行探测,同时还要联动云端和高精地图,来实时获取停车场内部停车位的数据信息,所在的停车场里也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涂装改造,为车辆的无人停车功能做出相应的标识指引。
让车辆自行找车位去停车,驾驶员就减少了前往地下停车场、停车找电梯上楼等繁琐操作,同样在取车时也不必再深入地下停车场,只需要按下召唤按钮车辆就能到面前了,从家里、办公室、超市到停车场的这“最后一公里”也就很好的解决了。
高精地图是未来之“子”?
细心的朋友可能已经看出来了,无人自动泊车功能也是需要高精地图的数据信息做支撑的。没错,无论是无人自动泊车,还是上文提到的智能导航辅助驾驶、自动辅助导航驾驶等,还有未来主驾驶座位不用再坐人的无人车,这些功能、系统都少不了高精地图的身影,那么高精地图是什么东西呢?
我们以前所使用的手机地图、车载导航,从概念上说都属于传统的电子地图,这是将各种各样的道路连接成网,最终呈现在导航地图中被大家使用。高精地图在这些基础上,还会采集车道线类型和数量、交通信号灯类型、马路牙子等交通设施的数据信息,并且它的定位误差范围甚至可以达到厘米级。
通俗点来说,传统的电子地图更像是漫画书里一张一张累计成的画册,高精地图就是使用电脑合成技术做成的动漫影视,这两者存在的目的虽然都是服务于观众,但后者显然能够为观众提供更多的画面信息和音频信息。
2022年4月份,高度地图推出了能全程动态引导用户停车的“停车导航”功能。这项功能并不是无人自动泊车,而是用户在通过高德地图导航输入目的地时,点击工具栏的“停车雷达”选项,那么当用户距离目标停车场还有1-2公里时,“停车雷达”会主动获取目标停车场内的车位情况,若车位已满便会提醒用户该停车场将无法停车,并推荐附近可用的停车场。
行驶结束后用户则可开启“停车记录”功能,由高德地图App记录车辆停放信息,便于用户在一些复杂的停车环境中找到车辆。停车导航功能还可实现“终点接续”服务。当用户完成停车后,该服务会主动提示从停车场到目的的路线,做到驾车导航到步行导航的无缝衔接。
2022年8月份,高德地图经过很久的测试,终于把“红绿灯倒计时”功能正式上线。这项功能可以在导航地图上,同步实时地显示交通信号灯的剩余时间,并且在即将绿灯时还会提前5秒钟左右提醒驾驶员,以防驾驶员走神没注意到已经快要绿灯可以同行了,目前“红绿灯倒计时”功能已经覆盖了全国超过200个城市、8万个路口。
无独有偶的是,作为高德地图的老对头百度地图,在2022年8月份也上线了百度地图自动驾驶级导航,这个自动驾驶级导航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能用,目前它只能在北京亦庄示范区等范围内使用,后续在广州黄埔、河北保定、湖南株洲等示范区也会慢慢开放。
百度地图自动驾驶级导航包含有少变道、从容变道的车道级导航服务,能够全过程为用户提供动态、及时的车道级变道指引,有效避免频繁和临时变道,提升驾车安全。同时还有跨空间一体化车位级导航,可为用户自动分配并直接导航至目的地停车场的空闲停车位,极大缩短其寻找车位的时间。当然它也支持绿灯读秒倒计时功能,用户可以掌握实时的红绿灯数据信息,从容停车和起步,还能在智能路口获得驾驶车速建议,实现一路绿灯畅行,大幅提升出行效率。
路边的灯杆前途无限
作为导航地图领域的两大巨头,百度和高德这种针锋对麦芒似的博弈,其实也都是在为未来无人车的到来做准备。因为高精地图是无人车必备的底层基础框架,无论是车道级、车位级导航功能,还是红绿灯倒计时功能,甚至以后可能还会开发出更加科幻的种种功能,这些都是未来跨入无人车时代所必须要具备的。
就拿道路上常见的灯杆、监控摄像头、交通信号灯等交通设施来说,要想真正达到无人车全面量产普及上路的地步,这些基础建设设施也要具有智能化的属性。因为车辆搭载的传感器硬件,它们的探测距离和探测角度是有限的,如果遇到有障碍物或需要转弯的路况,车辆传感器硬件探测的有效范围会大打折扣,如何了解障碍物后和转弯后街道上的交通状况呢?赋予智能化的灯杆、监控摄像头、交通信号灯等交通设施,就成了车辆的第二双眼睛。
假如在道路旁边的灯杆上装备传感器,结合监控摄像头识别的数据信息,这些经由云端处理和道路上行驶的每辆车进行联通,就可以补全车载传感器硬件无法探知到的道路情况,在极端天气、不利照明、物体遮挡、转弯路况等情况下,车辆也能够实时明确周边的环境信息,以此来提升车辆行驶时的安全性。这也就是车路协调的基本概念,通俗点说就是给道路上行驶的车辆开了“外挂”,让每辆车都能够以上帝的视角去了解各个道路的路况。
这样做还能减少车辆上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传感器硬件的数量,对于消费者来说能够直接降低购车的成本。这就像是家里的瓷碗等餐具,用一次之后洗洗刷刷还能够重复使用,如果每顿饭都扔掉一套餐具,那么久而久之购买餐具的成本就非常高了。
如今北京亦庄部分地区的灯杆,已经不单单是用于照明的效果了,因为安装了能实现5G网络通讯、物联网环境设施感知、无人驾驶车联网感知等硬件,灯杆的功能也变的越来越丰富,截至目前这块区域像这样的灯杆已经有了数千根,在未来或许还能在灯杆内部加装新能源车充电所需的充电桩。
写在最后:
坐在主驾驶座位无需坐人的无人车上,只需要输入自己想去地方的地址,车辆就可以把乘员安全地送达目的地,这样科幻的场面如今虽然还无法完全实现,但随着高精地图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智能驾驶技术的不断提升,已经有一些量产在售的车型能做到其中的一部分功能了。在未来如果智能交通设施能够全面普及,路边的灯杆、监控摄像头等交通设施都具有了智能化属性,并且通过云端和道路上的车辆进行数据信息互通,那么货真价实却具科幻气息的无人车时代也就真正到来了。